本文转自:人民网炒股配资网选
7月中下旬,福建省漳州市遭遇台风带来的连续强对流天气,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频发,部分区域出现内涝,农田被淹、设施受损,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。
然而,在高标准农田区域,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——完善的排灌系统迅速排涝,在风雨中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“防护网”,成为农田抗灾保收的“坚实盾牌”。
位于漳州的一处高标准农田。漳州市农业农村局供图
对此,龙海区白水镇的种植大户郑燕辉深有感触:“以前一下大雨就积水成灾,庄稼根本保不住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后,新建的排洪沟排水特别顺畅。今年雨势这么大,我承包的100多亩地几乎没受影响。”
据了解,截至2024年,龙海区白水镇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6730亩,配套修建灌排渠15.1公里、涵洞68个、泵站1座,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。纵横交错的排水渠成了暴雨中守护庄稼的“生命通道”。
在漳浦县旧镇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区,几场暴雨过后,田间工程基础设施完好无损。“暴雨过后,项目区田间积水仅用2小时便能基本排清,为作物抢收争取了宝贵时间。”据旧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,往年暴雨一来,地里的庄稼几乎全部被淹,今年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水稻等农作物才能免受“灭顶”之灾。
同样,诏安县白洋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也经受住了此次暴雨的考验。
据了解,白洋乡在汀洋村等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达3530亩,新建总长1.99公里的灌排渠1条、过路涵管10座、拦水坝1座、泵房1座。新建的灌排渠及过路涵管使积水排出时间缩短70%以上,有效防止了水稻等作物因长时间浸泡导致的沤根、烂根和倒伏。
“在汛期,汀洋村依托高标准农田构建的这张高效排水网,能在极短时间内将农田积水排出,使农作物免受长时间浸泡,显著减少了农业损失,有力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。”汀洋村村民钟平泉说。据估算,高标准农田的快速排水功能为汀洋村减少经济损失约300万元。
近年来,漳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坚持从细微处入手,环环相扣,实行责任到人到岗的挂钩机制,抓好项目前期踏勘、设计评审、现场施工、验收审核、管护监管等全流程工作链条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,深入田间地头、走村入户,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炒股配资网选,掌握群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需求,把规划设计做实做深。邀请农业、水利等领域专家,通过现场评审的方式,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合理性、可行性展开充分论证,尤其聚焦排灌体系是否完善、田间道路是否连通,确保项目建成后真正实现“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,改善农田生产条件,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(苏海森 张葭)
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